



(通讯员 王朵朵 牛巧慧 于梦荷)6月27日至7月2日,我校新传院"瓷韵'薪'传·醴窑寻迹"社会实践团走进"中国瓷都"醴陵市,通过非遗传承人口述历史为核心方式,深度访谈王立新、丁小妮、陈利三位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系统记录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传承故事。
在醴陵沩山窑“王大德生”瓷号,第四代传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立新,为队员们详细讲解了醴陵沩山窑作为陶瓷发源地的厚重历史,以及"乾隆老八家"之一王大德生号为皇室烧制御瓷的珍贵往事。"釉下五彩是值得用一生去追求的课题,"王立新认为,"既要传承古法,更要不断创新。"他表示,必须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绝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技艺失传。
老手艺不能端着架子,要主动走进年轻人的生活。丁窑第四代传承人丁小妮表示。她创立的"丁窑"品牌将传统兰草元素创新设计成情侣杯、车载挂饰等现代用品。她独创的没骨人物技法独创的"没骨人物"技法,通过独特的墨线勾勒与窑变工艺,创造出层次丰富的艺术效果。丁小妮认为,醴瓷之美源于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传承,但更要让老手艺活在当下。如今,丁小妮正致力于通过创新设计,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醴陵陶瓷文化,使这项古老技艺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陈扬龙窑工作室,传承人陈利现场演示了改良创新的"薄施淡染"技法。"我们通过创新采用三十余次分层晕染工艺,将传统技法推向极致,"她讲解道,"这种工艺让釉下五彩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通透质感。"作为第四代传人,陈利深知这项凝聚父亲毕生心血的技艺需要守护,更需要创新。如今,陈扬龙窑正持续以创新思维推动非遗发展,运用"云平台"技术打造数字化博物馆,让传统工艺触达更多观众,让醴陵釉下五彩瓷以更时尚、更亲民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
实践队员表示,口述历史采集活动让他们深受启发,每位传承人的故事都是醴陵陶瓷文化的生动写照。文化传承既需要王立新、陈利、丁小妮等传承人的坚守与突破,也呼唤着更多年轻力量的加入与接续。这段醴陵之行,不仅让队员们领略了釉下五彩瓷的艺术魅力,更让他们读懂了非遗传承背后的文化担当。
编辑:王朵朵 牛巧慧 于梦荷
责编:梁婧
一审:刘雯娴 张婧茹
二审:禹菲 陈安琪
三审:张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