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发展 > 正文
湖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实践团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探究非遗传承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04  点击数:  

(通讯员 肖漪 赖怡霏 朱锐)为初步掌握道县龙船记忆媒介传播的痛点和难点,6月28日,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光影筑梦”实践团在道县开展了人物访谈、社区走访等多种实践活动。

1F13AE

陈兵寿师傅给实践团成员们分享故事

调研方面,成员们在当地负责人的帮助下对道县龙船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兵寿进行了采访与访谈。访谈主要围绕道县龙船头的象征意义、制作工艺、市场需求、传承现状等展开,重点探究龙船头数字IP开发可行性。此外,成员们还进一步挖掘了陈兵寿与龙船的独特故事,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视角探索龙船头技艺与记忆的关联性。

1F0944

陈兵寿师傅在雕刻龙头

1EB76B

陈兵寿师傅在裱漆

宣传方面,实践团拍摄了龙船头的雕琢、打磨、裱漆等工序,为宣传故事片积累素材。成员们还制作了“龙船故事我来讲”的短视频,展现当地孩子拼龙船模型的生活化场景,讲述非遗在身边的故事。当天,照片、短视频等新媒体内容被同步发布在各大社交媒体上。

走访方面,团队在周围社区分发宣传海报,宣传实践团目的,邀请居民、学生参与到“推普+摄影+口才”三位一体的龙船特色课程中。在和居民交流的过程中,成员们初步了解了当地民众对于龙船的文化认知和集体记忆情况。

20B8F9

合影留念

躬行实践,旧韵新声。此次活动让成员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道县龙船的文化内涵,参与龙船符号的品牌形象打造过程;发挥专业所学发现龙船传承的现实问题,探索“数字+非遗”的创新模式。

编辑:肖漪 赖怡霏 朱锐

责编:杨雅亦

审核:(一审)单文盛

(二审)陈安琪

(三审)张小春


上一篇:湖南师范大学“青芒筑梦,‘祁’迹再现”实践团访问祁阳市祁剧团 探索祁剧传承新思路 下一篇:【潇湘晨报】“我在”玩出花!湖师大新传院22级编导生晚会燃爆长沙实验剧场

Copyright © 2019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地址:湖南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36号 | 邮政编码:410081 | 电话:0731-88872389 | 传真:0731-88872389

电子邮件:xw@hunnu.edu.cn   网址:http://xwxy.hu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