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智时代出版专博人才培养暨产学研合作”学术研讨会合影

“数智时代出版专博人才培养暨产学研合作”学术研讨会现场图

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唐贤清讲话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中南传媒副董事长李晖讲话

湖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陈奇亮讲话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胜章主持开幕式和签约、授牌仪式
(通讯员 吴亮芳)11月12日,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数智时代出版专博人才培养暨产学研合作”学术研讨会。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适应数智时代对高层次出版人才的需求,推动出版领域产学研深入合作,更好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陈奇亮,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李晖,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唐贤清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中韩两国的40余名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胜章主持开幕式和签约、授牌仪式。
唐贤清代表学校感谢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湖南师范大学出版学科建设的领导和嘉宾,欢迎出席学术研讨会的中韩两国专家学者。他希望新闻与传播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强化交叉协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水平,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陈奇亮表示,省委宣传部将一如既往支持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建设发展。学校要以出版专博人才培养为抓手,深化产学研深度合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扎根中国、面向世界、精通技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李晖强调,数智时代的出版专博应成为擎旗者、架构师、筑桥人三种关键角色。她表示,湖南出版集团将与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共筑国家任务驱动的培养平台、共建前沿问题攻关的研发高地、共创“旋转门式”的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发表演讲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魏玉山发表演讲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岩发表演讲

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志强发表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出版研究院执行院长万安伦发表演讲

中国出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线装书局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王利明发表演讲

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原总裁阚宁辉发表演讲

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智慧出版与数字文化系主任许洁发表演讲

韩国韩松秀出版社社长赵恩希(韩国)发表演讲

上海卡露文化有限公司总裁洪真佑(韩国)发表演讲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北京代表处原首席研究员权贤珍(韩国)发表演讲

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尹飞舟发表演讲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海刚主持主旨演讲
主旨演讲环节由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海刚教授主持。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指出,新形势对出版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用“十二字方针”寄语出版人才培养:要有“情怀、能力、品位”,要有“坚守、锐气、创新”。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魏玉山以“数智时代呼唤大编辑”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数智时代的“大编辑”要对应“大出版”、成为“大先生”、立足内容着眼发现人才,强调培养大编辑需要党和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四位一体”协同发力。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岩强调,出版是一条大河,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到理论实践正在逐渐融合,并援引“执着、专一、前进”六字寄语出版人的精神品质。
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志强认为,出版博士专业学位建设需把握三大关键点:明确培养方式差异、严格质量标准、构建特色培养体系,强调要培养“真博士”而非“水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出版研究院执行院长万安伦认为,出版专博的培养核心需筑牢理论根基,强化实践能力以及拓展国际视野。他提出数智时代出版专博培养的八大实践路径: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材、课程与教学方法,健全多层次出版人才培养体系,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国际化出版人才培养,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建立长效评价机制与反馈机制。
中国出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线装书局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王利明认为,AI时代需要培养既懂“道”又精“术”的人才,建议建立系统培养出版专博的行动计划。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革命,他指出出版专博的培养必须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场的模式转变,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交叉学科训练,形成以社会服务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原总裁阚宁辉高度评价湖南出版教育和出版产业“刚健雄强”的特色,他指出,当前正处于培育未来优秀出版人才的历史机遇期,建议出版社探索在高校设立“实践分社”或“学院分社”。
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智慧出版与数字文化系主任许洁简要介绍了武汉大学出版专博培养方案,明确提出素质、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能力要求。她进一步呼吁,应尽快建立出版专博培养的规范性方案和指导文件,以标准化流程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韩国韩松秀出版社社长赵恩希(韩国)从40余年出版从业经历出发,认为高校培养出版专业人才需将数字技术训练与传统人文素养培育同步进行。
上海卡露文化有限公司总裁洪真佑(韩国)介绍了《冒险岛》系列、《大英儿童漫画百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韩文版等代表项目,分享韩国书展观众结构的变化趋势,认为AI时代图书功能正从单纯信息传达转向情绪价值载体。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北京代表处原首席研究员权贤珍(韩国)介绍了韩国出版市场现状,分享AI在封面设计、插图绘制、翻译排版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强调AI是辅助工具,最终还需人类对品质把关,需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出版人才。
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尹飞舟对数智时代出版专业学历教育的体系化构建提出前瞻性构想。他强调,为适应出版产业发展需求,对出版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建议分层、分类培养。

圆桌论坛由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原党委委员、中南传媒原总经理丁双平主持。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执行院长李德升,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出版与文化系主任邓香莲,四川大学出版学院副院长曾元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编辑出版系主任吴炜华等专家从出版专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特色资源、区域优势整合、项目制培养等方面分享了经验与见解。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海刚与韩国韩松秀出版社社长赵恩希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新闻与传播学院周霞教授与韩国韩松秀出版社签署《不到山》图书项目中韩文同步出版合作备忘录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燕道成为韩国韩松秀出版社授牌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海刚为韩国韩松秀出版社授牌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小春向三位韩国专家赠送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技能大赛获奖作品《记忆里的歌——我们的长沙童谣》绘本。
会议还举行了签约、授牌仪式。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海刚与韩国韩松秀出版社社长赵恩希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周霞教授与韩国韩松秀出版社签署《不到山》图书项目中韩文同步出版合作备忘录。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燕道成、王海刚分别为韩国韩松秀出版社授牌(“国际出版实践基地”“中韩少儿出版研究中心”)。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小春向三位韩国专家赠送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技能大赛获奖作品《记忆里的歌——我们的长沙童谣》绘本。
省委宣传部出版处,中南传媒出版部,学校发规处、社科处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新闻与传播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据悉,湖南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开设于2000年,开湖南编辑出版教育之先河。2010年,获准开设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获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出版专业博士点。目前,已形成覆盖本科、学硕、专硕、学博、专博、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连续三年在软科排名中,位列全国地方院校第一。在出版史论、红色出版、数字出版、国际出版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教学及科研特色。
一审:王倩
二审:王海刚
三审:张小春 王胜章